关于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的公示
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
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
建设单位: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六月
建 设 单 位: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赵甜甜
编 制 单 位: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赵甜甜
项 目 负 责 人:张红燕
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位于汶上县经济开发区曙光路12号,公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019年公司因发展需要拟投资500万元建设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2019年我公司委托编制完成了《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20年2月17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济环报告表(汶上)[2020]17号)。
目前项目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配套的环保设施等已建设完成,运行状况稳定,已具备每年180万件服装生产加工能力。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需要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在确保项目主体工程调试工况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我公司委托山东大洲环境监测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27日~2020年5月28日进行了现场采样与监测。根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在综合分析评价监测结果的基础上,我单位参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要求自行编制了本报告。
通过对该项目外排污染物达标、污染治理效果的监测,对该项目环境管理水平调查,综合分析评价得出结论,以验收监测报告的形式提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验收后日常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次验收项目为“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通过对本项目的实际建设内容进行调查,核实本项目的产品内容以及各个工段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实际生产能力。
对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要求,核查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以及各项环保治理设施建设完成清况。对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中提及的有关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的产生、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统计。
按照“三同时”要求,调查各项环保设施是否安装到位,调查各个生产工段的污染物的实际产生情况以及相应的环保设施是否建设到位和实际运行情况。
调查环评批复的落实情况、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落实情况等。
核查周围敏感保护目标分布及受影响情况。
本次验收范围为“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中有关的各项环保设施和措施。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01.01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通过);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实施);
(7)山东省人民政府 鲁政办发[2006]6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7月;
(8)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鲁环评函[2013]138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监管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2013年3月27日;
(9)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
(10)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年7月;
(11)国家环境保护部国环规环评[2017]4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2017年11月;
(1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1) 《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验收执行标准来源于环评报告以及环评批复确定的标准,在环评文件审批之后发布或修订的标准、规范和准入要求等对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执行新规定有明确时限要求的,按新规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按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执行,据此确定本次验收项目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
(2)固废: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标准要求。
本项目位于汶上县经济开发区曙光路12号,周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厂址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与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3-1。
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位于汶上县经济开发区曙光路12号,根据本产品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运输、消防、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对建筑物、运输、绿化进行布置,能配备较为完善的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厂区平面布置见图3-2。
根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50m。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区、政府机关、学校等环境敏感点,距离本项目生产车间最近的敏感目标为南侧4300m的如意花园小区,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厂区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和图3-3。
表3-1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类 别 |
目标 |
相对方位 |
相对距离(m) |
功 能 |
环境空气 声环境 |
关帝庙村 |
SW |
53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 |
如意花园小区 |
S |
430 |
||
汶上县经济开发区小学 |
N |
940 |
||
路通花园社区 |
W |
870 |
||
汶上县经济开发区医院 |
NE |
1070 |
||
地表水 |
泉河 |
W |
1200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
地下水 |
项目周边浅层地下水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
3.3项目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
建设性质:改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C181机织服装制造;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现有职工150人,本次改扩建项目新增劳动定员200人,单班工作制,每天生产8小时。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500万元,环保投资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汶上县经济开发区曙光路12号。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本次改扩建项目不新建车间,在现有厂房内扩建,占地面积30015m2,根据生产需要淘汰现有的所有老旧设备共146台(套),新上设备686台(套),预计180万件/年服装加工。
3.3.1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消耗
该项目产品方案详见表3-2,原辅料消耗情况见表3-3。
表3-2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扩建项目 年产量 |
原有项目 年产量 |
合计 |
1 |
成衣 |
件 |
50万 |
80万 |
130万 |
2 |
羽绒服 |
件 |
50万 |
/ |
50万 |
3 |
合计 |
件 |
100万 |
80万 |
180万 |
表3-3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扩建项目年用量 |
原有项目年用量 |
扩建后用量合计 |
1 |
布 |
万米 |
270 |
200 |
470 |
2 |
扣子 |
万个 |
300 |
240 |
540 |
3 |
拉链 |
万套 |
100 |
80 |
180 |
4 |
商标 |
万个 |
100 |
80 |
180 |
5 |
缝纫线 |
万轴 |
5 |
4 |
9 |
6 |
羽绒 |
吨 |
5 |
/ |
5 |
7 |
丝绵 |
吨 |
1 |
/ |
1 |
3.3.2 主要生产设备
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3-6。
表3-6 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环评数量 (台/套) |
实际数量(台/套) |
1 |
电脑缝纫机 |
/ |
350 |
350 |
2 |
刀车平缝机 |
/ |
20 |
20 |
3 |
套接机 |
/ |
10 |
10 |
4 |
钉扣机 |
/ |
8 |
8 |
5 |
打四合机 |
/ |
20 |
20 |
6 |
平锁眼机 |
/ |
5 |
5 |
7 |
圆头眼机 |
/ |
4 |
4 |
8 |
充绒机 |
/ |
2 |
2 |
9 |
自动行缝纫机 |
/ |
10 |
10 |
10 |
整烫机 |
/ |
5 |
5 |
11 |
双针机 |
/ |
20 |
20 |
12 |
烫台 |
/ |
48 |
48 |
13 |
自动剪线毛机 |
/ |
10 |
10 |
14 |
拷边机 |
/ |
65 |
65 |
15 |
自动打包机 |
/ |
2 |
2 |
16 |
检针机 |
/ |
8 |
8 |
17 |
自绕扣机 |
/ |
2 |
2 |
18 |
链条双针 |
/ |
12 |
12 |
19 |
三针五线 |
/ |
15 |
15 |
20 |
粘衬机 |
/ |
3 |
3 |
21 |
一体包边机 |
/ |
16 |
16 |
22 |
撬边机 |
/ |
12 |
12 |
23 |
埋夹机 |
/ |
8 |
8 |
24 |
多针机 |
/ |
10 |
10 |
25 |
橡筋多针机 |
/ |
5 |
5 |
26 |
加热裤攀机 |
/ |
2 |
2 |
27 |
打点机 |
/ |
2 |
2 |
28 |
切袋机 |
/ |
2 |
2 |
29 |
切带机 |
/ |
2 |
2 |
30 |
验布机 |
/ |
2 |
2 |
31 |
龙门刀 |
/ |
1 |
1 |
32 |
吸线头机 |
/ |
3 |
3 |
33 |
自动拉布机 |
/ |
1 |
1 |
34 |
切魔术贴机器 |
/ |
1 |
1 |
35 |
合计 |
|
686 |
686 |
3.3.3公用工程
3.3.3.1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主要是职工日常生活所用,本项目原有职工150人,本次改扩建项目新增劳动定员200人,厂区设置食堂,年生产天数为300天,按50L/人·d计算,生活用水量为10m3/d(3000m3/a)。
综上,本项目总用水量约3000m3/a,生活用水由当地供水管网供给,可满足公司生活需求。
3.4.3.2排水
本项目采用雨水、污水分流体制,雨水收集后排入开发区市政雨水管网。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与排放,生活污水产污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2400m3/a,经化粪池收集后,经市政管网进入山东公用集团汶上水务有限公司集中处理。
3.4.3.3供电
项目用电由济宁市汶上供电网络接入厂内,厂内配电室配备变压器,可以满足生产用电需要,年用电量为20万kW.h。
3.4.1工艺流程
本项目主要生产成衣、羽绒服和棉服,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工艺,项目生产工艺如下:
(一)成衣生产工艺流程
1、裁剪:将原料按照不用规格要求进行裁剪,本工序产生少量粉尘、下脚料、噪声。
2、缝合:将裁剪后的布料通过缝纫机等缝合成型,本工序产生噪声。
3、锁眼、钉扣:通过钉扣机、锁眼机等将外购纽扣等缝制成型,本工序产生噪声。
4、检验:检验成品,不合格产品重新缝制,本工序产生下脚料。
5、烫平:将合格产品进行熨烫,便得到产品。
6、包装:将熨烫后的服装进行包装,入库待售。
(二)羽绒服、棉衣生产工艺流程
1、裁剪:将原料按照不用规格要求进行裁剪,本工序产生粉尘、下脚料、噪声。
2、缝片:将裁剪好的布料缝制成封闭布片。
3、充绒:通过充绒机将羽绒、丝绵充入布片中,本工序产生粉尘和噪声。
4、缝合:将充绒后的布料通过缝纫机等缝合成型,本工序产生噪声。
4、锁眼、钉扣:通过钉扣机、锁眼机等将外购纽扣等缝制成型,本工序产生噪声。
5、检验:检验成品,不合格产品重新缝制,本工序产生下脚料。
6、烫平:将合格产品进行熨烫,便得到产品。
7、包装:将熨烫后的服装进行包装,入库待售。
3.4.2污染物产生情况
1、废气: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裁剪、充绒(棉)等工序产生的少量粉尘及食堂油烟。
2、废水: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
3、噪声:项目的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级在70~85dB之间。
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废主要是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和边角料等;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外运集中处理。
废包装材料和边角料收集后全部外售处理。
本项目设计与实际建设基本一致。
4.1.1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裁剪、充绒(棉)等工序产生的少量粉尘及食堂油烟。裁剪、充绒(棉)等工序产生的粉尘量很少,且充绒(棉)工序位于车间内的单独密闭操作间内,粉尘大部分在操作间内部沉降。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气筒排放。
4.1.2废水
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经市政管网进入山东公用集团汶上水务有限公司集中处理。
4.1.3固废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及边角料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外运集中处理;废包装材料及边角料回收外售。
4.1.4噪声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是生产设备运行噪声,噪声值在70~80dB(A)。设备布置在生产车间内,安装基础进行减震处理,通过车间隔声和距离衰减较少噪声排放。
4.2 环境管理检查
4.2.1环保审批手续
该项目建设前,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了环境影响审批手续,有关档案齐全。
4.2.2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公司重视环保工作,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配备了专门的环保人员,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环境保护制度。
4.2.3 环保设施的管理、运行及维护检查
我公司对环保设施实施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并对不同的环保实施制定了相应的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保证了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2.4 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人员的配置情况
企业目前不具备对噪声的自主监测能力,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监测。
4.2.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涉及火灾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和环境受到损害等风险。针对项目存在的风险,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环保设施运行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保持车间良好通风,车间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公司成立了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对公司可能存在的突发性风险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宣贯。
4.2.7 环保设施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核查如表4-2所示。
表4-2环保投资核查一览表
项目 |
序号 |
针对产污环节 |
措施 |
投资数(万元) |
废气 |
1 |
食堂油烟 |
食堂油烟:集气罩+油烟净化器 |
2.0 |
废水 |
2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 |
1.0 |
固废 |
3 |
一般固废 |
废包装材料及边角料收集后外售 |
1.0 |
4 |
生活垃圾 |
暂存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处理 |
||
噪声 |
5 |
选用高效低噪设备;对产生噪音的设备采用减振垫等。 |
1.0 |
|
合计 |
5.0 |
以下内容,摘自《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5.1.1环评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环保政策,选址符合当地规划。在严格加强管理、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污染物排放可以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应排放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
5.1.2环评建议
2、项目投产后,应确保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转正常,确保各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3、严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认真执行操作规程。
4、加强车间工人的劳动安全保护,根据不同的工序,要配有不同的防护设施、切实维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环评影响报告表批复内容如下。
经研究,对《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位于汶上县经济开发区曙光路12号,总投资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依托现有工程,淘汰老旧设备146台(套),新上设备686台(套),将生产规模从年产80万件,增加到180万件,同时配套建设储运工程及环保工程。主要生产工艺为:将外购的布料等经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拉链、标牌)、棉衣充羽绒(丝绵)、检验、整烫即为产品。经审查,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对周围影响较小,从环保角度分析,同意该项目建设。
二、该项目营运期必须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以下要求:
1、熨烫工序使用的蒸汽由山东联兴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裁剪、棉衣充绒(羽绒或丝绵)工序产生的粉尘排放浓度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食堂燃用清洁能源,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气筒排放,油烟排放浓度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表2标准要求。
2、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单独收集后外排;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及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后,经污水管网排入山东公用集团汶上水务(佛都)有限公司处理。化粪池、污水管道、固体废物贮存场地等采取严格的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3、选用低噪音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全部合理设置在室内,采取降噪、减震措施,确保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要依法合理处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废包装袋等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置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5、加强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落实报告表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
6、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和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并设立标志牌。
三、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项目建成经我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四、若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污染防治措施等发生重大变化,应当重新向我局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五、环境影响报告表自批复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该报告表应报我局重新审核。
第六章 验收执行标准
验收执行标准来源于环评报告以及环评批复确定的标准,在环评文件审批之后发布或修订的标准、规范和准入要求等对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执行新规定有明确时限要求的,按新规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按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执行,据此确定本次验收项目执行标准。
(1)、无组织废气执行标准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有组织废气执行标准
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表2标准。
6.3噪声执行标准
根据环评、批复及区域环保要求,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的3类标准,具体标准内容见表6-2。
表6-2 本项目噪声排放标准
污染物 |
执行标准 |
昼间 |
夜间 |
厂界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的3类 |
65 |
55 |
根据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对《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意见,本项目未下达总量指标。
7.1 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本次验收主要对针对于项目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噪声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验收项目具体监测内容如下。
7.2废气监测点位、监测内容及监测频次
项目区内设置4个检测点,上风向1个点位,下风向3个点位,进行无组织颗粒物监测;现场2根有组织排气筒,对有组织排气筒产生的废气进行监测。
点位名称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无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每天3次,连续2天 |
有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每天3次,连续2天 |
7.3噪声监测点位、监测内容及监测频次
在本项目东、南、西、北4个方向厂界外 1m 处各布设一个监测点, 监测点高度为1.2m。 具体监测内容见表 7-3,具体监测点位见下图。
表 7-3噪声监测内容一览表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监测方法及来源 |
厂界东 |
厂界噪声 |
监测两天, (因夜间企业不生产,故不进行夜间噪声检测)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厂界南 |
|||
厂界西 |
|||
厂界北 |
8.1 监测分析方法
本项目监测分析方法见表8-1。
表8-1 本项目监测分析方法
检测类别 |
检测项目 |
检测依据 |
检出限 |
无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GB/T 15432-1995 及修改单 |
/ |
有组织废气 |
油烟 |
GB 18483-2001 |
0.001 mg/m3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
等效连续A声级 |
GB 12348-2008 |
/ |
8.2 人员资质
本项目污染物治理设施的监测委托山东大洲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进行,现场采样人员均持证上岗,资质及能力详见附件。
8.3 质量控制措施
8.3.1气体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废气监测质量保证按照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与规定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2)验收监测中及时了解工况情况,确保监测过程中工况负荷满足有关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点位,确保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或推荐)分析方法,监测人员经过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监测数据严格实行复核审核制度。
(3)尽量避免被测排放物中共存污染物因子对仪器分析的交叉干扰;被测排放物的浓度在仪器测试量程的有效范围即仪器量程的30%~70%之间。
(4)采样仪器在进入现场前对采样器流量计、流速计等进行校核。烟气监测(分析)仪器在监测前按监测因子分别用标准气体和流量计对其进行标定,在监测时确保其采样流量。
(5)参加监测采样和测试的人员持证上岗;废气监测的质量保证按照原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和规定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监测期间设备运行参数固定,监测点位布置合理,采样器在采样前对流量计进行校准。
厂界噪声监测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2008)进行。质量保证和质控按照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进行。监测采样和测试的人员持证上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按照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进行。使用前后对噪声仪进行校准。
在验收监测期间,项目生产工况稳定,环保设施运转正常,满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对生产工况的要求,符合验收监测条件。因此本次监测为有效工况,检测结果能作为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依据。
9.2.1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结果
9.2.1.1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油烟废气检测结果表
采样日期 |
采样点位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mg/m3) |
备注 |
2020.05.27 |
油烟排气筒1# |
油烟 |
0.50 |
—— |
油烟排气筒2# |
油烟 |
0.52 |
—— |
|
2020.05.28 |
油烟排气筒1# |
油烟 |
0.53 |
—— |
油烟排气筒2# |
油烟 |
0.52 |
—— |
9.2.1.2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
采样日期 |
检测项目 |
上风向 |
下风向1# |
下风向2# |
下风向3# |
单位(mg/m3) |
|||||
2020.05.27 |
总悬浮颗粒物(TSP) |
0.166 |
0.276 |
0.350 |
0.405 |
0.203 |
0.313 |
0.369 |
0.424 |
||
0.240 |
0.332 |
0.387 |
0.442 |
||
2020.05.28 |
总悬浮颗粒物(TSP) |
0.184 |
0.295 |
0.369 |
0.424 |
0.203 |
0.332 |
0.387 |
0.442 |
||
0.221 |
0.313 |
0.350 |
0.405 |
9.2.1.3检测期间气象参数
采样日期 |
时间 |
风向 |
风速(m/s) |
气温(℃) |
气压(kPa) |
低云量 |
总云量 |
2020.05.27 |
10:30 |
南 |
2.3 |
27.8 |
100.11 |
2 |
3 |
11:40 |
南 |
2.4 |
28.9 |
100.01 |
1 |
2 |
|
13:20 |
南 |
2.3 |
29.1 |
99.91 |
1 |
2 |
|
2020.05.28 |
09:20 |
南 |
2.4 |
27.7 |
100.71 |
2 |
3 |
10:30 |
南 |
2.4 |
27.2 |
100.81 |
2 |
2 |
|
11:50 |
南 |
2.3 |
28.3 |
100.12 |
1 |
2 |
由监测结果可见,验收监测期间,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气筒中油烟放浓度最大值为0.53mg/m3。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表2标准要求。
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结果最大值为0.442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9.2.2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见表9-3。
表9-3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检测日期 |
检测时间 |
检测点位 |
声源类型 |
测量结果dB(A) LAeq |
备注 |
2020.05.27 |
08:50 |
东厂界 |
工业噪声 |
55.6 |
—— |
09:13 |
南厂界 |
工业噪声 |
56.4 |
||
09:26 |
西厂界 |
工业噪声 |
55.1 |
||
09:58 |
北厂界 |
工业噪声 |
55.9 |
||
22:00 |
东厂界 |
工业噪声 |
48.8 |
||
22:12 |
南厂界 |
工业噪声 |
48.9 |
||
22:26 |
西厂界 |
工业噪声 |
48.5 |
||
22:44 |
北厂界 |
工业噪声 |
48.8 |
||
2020.05.28 |
08:45 |
东厂界 |
工业噪声 |
55.5 |
—— |
09:00 |
南厂界 |
工业噪声 |
57.6 |
||
09:15 |
西厂界 |
工业噪声 |
55.1 |
||
09:29 |
北厂界 |
工业噪声 |
55.9 |
||
22:30 |
东厂界 |
工业噪声 |
48.9 |
||
22:46 |
南厂界 |
工业噪声 |
49.8 |
||
22:59 |
西厂界 |
工业噪声 |
49.0 |
||
23:14 |
北厂界 |
工业噪声 |
47.9 |
噪声监测结论:验收监测期间,东、西、南、北个四个厂界的噪声最高值为57.6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中3类标准要求。
9.2.2污染物总量控制核算结果
该项目无SO2、NOX产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经污水管网排入山东公用集团汶上水务(佛都)有限公司处理,不外排,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验收报告中,根据现场检查和监测结果,逐一落实环评批复要求,对未落实的情况进行分析。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见10-1
表10-1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环评批复内容 |
实际建设情况 |
落实情况 |
一、废水 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单独收集后外排;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及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后,经污水管网排入山东公用集团汶上水务(佛都)有限公司处理。化粪池、污水管道、固体废物贮存场地等采取严格的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
一、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经污水管网排入山东公用集团汶上水务(佛都)有限公司处理,不外排,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
已落实 |
二、废气 熨烫工序使用的蒸汽由山东联兴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裁剪、棉衣充绒(羽绒或丝绵)工序产生的粉尘排放浓度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食堂燃用清洁能源,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气筒排放,油烟排放浓度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表2标准要求。 |
二、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裁剪、充绒(棉)等工序产生的少量粉尘及食堂油烟。裁剪、充绒(棉)等工序产生的粉尘量很少,且充绒(棉)工序位于车间内的单独密闭操作间内,粉尘大部分在操作间内部沉降。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气筒排放。 |
已落实 |
三、噪声 选用低噪音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全部合理设置在室内,采取降噪、减震措施,确保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三、公司对生产厂区进行了合理布局,机械设备全部置于厂房内,采用了低噪声设备,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将噪声的影响降至最低。 |
已落实 |
四、固废 固体废物要依法合理处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废包装袋等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置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
四、项目固废主要是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和边角料等;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外运集中处理。 废包装材料和边角料收集后全部外售处理。 |
已落实 |
2019年12月我公司委托编制完成了《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20年2月17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济环报告表(汶上)[2020]17号)。
目前项目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配套的环保设施等已建设完成,运行状况稳定,已具备年产180万件服装加工的能力。项目实际总投资500万元,环保投资5万元,占总投资的1%。
11.2.1验收工况
验收监测期间,济宁丽天服饰有限公司年增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项目生产工况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满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工况的要求,因此,本次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监测结果能作为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依据。
11.2.2废水处置检查结论
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其中雨水利用地形由地面有组织地排入道路边沟,汇集后流入厂界外。
11.2.3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验收监测期间,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气筒中油烟放浓度最大值为0.53mg/m3。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表2标准要求。
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结果最大值为0.442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11.2.4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验收监测期间,东、西、南、北个四个厂界的噪声最高值为57.6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中3类标准要求。
11.2.4 固废处置检查结论
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及边角料,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外运集中处理;废包装材料及边角料回收外售。
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置要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